發現頻道

朋友一身陽光從巴厘島回來說起了他在那里遇到的人。其中有對洋人夫婦,每一天當太陽升到了某一個定點,就準時從酒店里施施然的走出來,然后躺在同一張沙灘椅子上,有時看書,有時望海。更多時候都是在打盹,話不多,彼此攤曬著各自的心事。

太陽下海后,他們摺了毛巾回到酒店,日復一日,把曬得乾澄輕盈的時光摺疊回去,日子是爆紅或是古銅,即使什也事情也沒有做,絕不留白。

他們在那里住了將近一個月了。朋友問:每天都是這樣?兩夫婦的反應好像那才是個奇怪的問題。

我們出外旅行有什么時候可以這樣的揮霍時光?時間不夠用是個堂皇的理由,我看那是“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”的概念在潛移默化。我們從小就被灌輸這句話,去旅行,沒有一個務實的理由,就覺得像在浪費金錢時光。結果不知道誰開始說了這句話,我們終于有了一個去旅行的合理解釋,把旅行當成了讀書一樣的認真,旅行的意義在于學習,知性絕對性的壓倒了感性。

洋人去旅行,其中一個目的是要用不同的角度去看時光的剪影和人生的交疊,他們可以花一個月的時間在別人的地方過著日常生活,不急不緩的用回同樣的節奏。我們去旅行就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完最多的名勝,買最多的土產。

悠游的旅行帶回家的是對生活的重新省思,急躁的走馬看花帶回家的是“到此一游”的戰績。一個重質,一個重量;一個是縱向的深刻,一個是橫向的廣延。沒有價值判斷,全視個人追求的人生哲學來決定。

當你知道了其實去旅行還可有另外一個選擇的時候,下一個的出國計劃,帶著Melawat Sambil Belajar的縱向觀念,你的發現將不是異國奇物奇景,出土的是漸漸埋在壓力和世俗之下的自己。

(Apr 09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